【图】白岩松回应枪案报道
近来,关于声讨白岩松的声音此起彼伏。《新闻1+1》有关肃宁枪击案一期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在圈内。有人质疑,白岩松在这期节目中,称枪案“死亡”而非“”,未用“嫌犯”而称“五十多岁老汉”。
面对质疑,白岩松说,当天事实未清,用中立词汇是新闻准则。做新闻不是做中国,悲鸣应是更长远的悲鸣,此事中配枪训练等更应该解决。
6月17日,白岩松在出席中国传媒大学梧桐书屋“思想午餐”活动与学生交流时回答了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被学生问及:“在这场的风波之后,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否改变?”
对此,白岩松做出以下回应
透过这次许多的反弹,或者说对我说话的不满意。我其实首先看到的是,战友之后,他的这种悲愤的情绪,还有长期以来的委屈、压力和内心的不平。
我们在制作这期新闻的时候,枪击案刚发生了几个小时,直播是在当天,几乎所有的事情全是问号。调查报告是昨天才出来的,已经过去了八天。当时警方也没有说法,我上节目就是引用警方微博,它也是采用一个非常中性的说法。
我在这里特别强调,(当时)没说他是不是病人,也没说他到底是还是被击毙的等等,都是未知的。
当所有事实未清楚的时候,必须首先采用中立的词汇,这是新闻的准则。
在过去,我们新闻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立即下定义,导致的教训和错误很多。稍微查一下资料,庆安枪击案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天县领导慰问,引发了和的轩然大波。因为大家会认为,在事实未清楚的时候,就让“慰问”表达了一种定义,这是不可以的。所以,新闻要有新闻的准则。尊敬和尊重都是一定会到来的事情,为什么要着急在新闻出发的这一瞬间呢?
每个行业要有每个行业的准则。做新闻不是做中国,做新闻是做新闻,而中国是一定会到来的尊敬。我从2002年做《中国》到现在,采访的不计其数,为多少热泪盈眶过,那一切都是假的吗?这一瞬间,难道当我去坚守新闻的准则的时候,我就变成了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去思考的问题。
现在中国最让我担心的问题就是人群的撕裂。每个人都急于站队,地域的歧视是长久以来就存在的,大家看一下内地和之间的问题,再看一下患者和医生之间的问题,现在是不是又要出现、和之间的撕裂?
我也注意到,在这件事情之后,围绕这件事情,支持我的和不支持的战争,用词我都很担心,之前我也在和同事说,支持我的很多用词我都很担心。因为以对立的方式在去支持。
现在基层的警方投入不均,富裕和贫穷地方的投入都不均。我一同事的父亲就是,一年射击不到十发子弹。那天我在节目中就强调,要增加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的训练就跟不上,这是一种对未来更大的损害。
我觉得,的悲鸣应该是一种更长远的悲鸣,去解决一些更长远的问题。如果我们停留在情感的表达,而不能去解决我们将来的待遇问题,配枪之后的训练问题,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好办,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欠账问题怎么去解决?这是一个要去解决的大问题。
网友留言
@德先生1987:做新闻不是做中国,多一点事实,少一点煽情。
@火热的拳头:老汉?如果用新闻专业中性词,我想用“男性”更贴切!
@乎儿呀:犯罪嫌疑人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者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怀疑对象。在这里用犯罪嫌疑人哪有偏向性。
@下哈:真正喷白的人,都是或家属或者和有着亲属关系的人
@淡丶看:我想说,那些说犯罪嫌疑人是中性词的人,语文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可能他们家连一个字典都没有
@D先森aaaaa:“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是毛惦念刘胡兰写的。既然为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可以用死这个字,白岩松怎么就不能用?某些人不要抓着一点就网络,这和有什么区别。
这篇有关于【图】白岩松回应枪案报道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