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社会资本重在制度供给
伊歌
交通、医疗、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长期供不应求,国民储蓄率却长期高居世界前列、庞大的社会资本也长期处于“沉睡”状态—公品只能由垄断供应,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制度性原因之一。
国家财政部、发展委、人民银行日前出台《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作出重要部署。《意见》的着眼点,正是打破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制度障碍,以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在上一品投资热潮中,以地方融资平台为标志的地方举债投资模式盛行一时;几年之后,这种模式的种种弊端日益浮现,无论是盲目投资效益低下,还是地方债务风险,都已显示其不可持续。唯有公品的投融资体制,才能杜绝“投资盛宴”之后的“无力买单”。
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提出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并获得收益。三部委的《意见》也提出,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近十多年来,PPP是在国际上逐渐成熟且日渐通行的投资模式,它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品或服务的方式,其中包括外包、特许经营等模式,以及“建造、运营、移交”(BOT)、“建造、拥有、运营、移交”(BOOT)和“建设、移交、运营”(BTO)等多种运作模式。PPP模式以伙伴关系为基础,以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社会效益与合理利润之间取得平衡,最终使公品的供给更有效率也可持续。
引入PPP模式,意味着公共服务领域不再由唱“独角戏”;而社会资本决定是否参与以及在何种程度、何种领域参与,则取决于的制度供给。为此,《意见》强调“依法合规、重诺履约、公开透明、受益、积极稳妥”的五大原则,强调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形成有效促进PPP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
因此可见,公品和服务的“引擎”,关键的按钮不是“投资”,而是“”,通过PPP模式激活社会资本,最终能否形成可持续的“投资盛宴”,就看的“大厨”是否有的决心和创新的,能拿出怎样的“制度菜单”,而“赴宴”的社会资本和大众是否认可接受。
伊歌
这篇有关于激活社会资本重在制度供给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