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组织工作应避免几个问题
2014年2月,全团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团组织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将青年社会组织工作打造成为共青团参与青年工作的3.0版本,并逐渐成为回答“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有效覆盖”这两大战略性课题的重要抓手,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出现一些小问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避免。
问题之一:将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等同于“社会化”。目前,共青团 “去行政化”、建立社会化工作机制已形成共识。很多团组织开始大量引入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工作,将之作为工作“去行政化、社会化”的一个标志。但“社会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社会化的、社会化的动员、社会化的参与、社会化的资源募集以及社会化的评价机制等多个环节。青年社会组织是社会化的组织,但青年社会组织参与活动与团的工作社会化并不直接画等号。如果团组织在策划、筹办活动中仅仅定向邀请一些社会组织参与,或者社会组织在参与活动中单纯作为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执行主办方即团组织的指令,这不是纯粹的团的工作“社会化”,顶多也就是“有一些社会化的组织参与了活动”。
问题之二:热衷于联系青年社会组织,却忽略了联系青年。在团的工作中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青年社会组织已成为活跃基层工作的新抓手、公益文化的新载体、服务广大青年的新领域、推动青年参与的新平台,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或邀请青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已成为社会共识。一方面,团组织将工作项目给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项目;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为青年,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但需要注意的是,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联系青年仍然是共青团的。共青团联系青年社会组织,再由社会组织去联系青年,虽然青年得到了实惠,但社会组织的是组织本身的影响力、公信力,青年直接感受到的,是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党政的社会动员会产生消解的影响,共青团也不能直接青年冷暖,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之三:将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成 “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是在青年由“组织化”到“原子化”到“再组织化”的进程中产生的新的组织形态,与共青团的关系是长期“伴生”。团中央对青年社会组织工作提出了“联系、服务、引导”三个层次的要求,团上海市委夏科家对青年社会组织有两个定位,一是“伙伴”,二是“良师”。现阶段,我们推动在条件成熟的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但不应追求数量和“全覆盖”;我们强调循序渐进的“引导”,但不应追求“绝对领导”,更不是同质化;我们“同心同梦”,但不应追求青年社会组织与团组织做同样的事情、用同样的工作方法。否则,青年社会组织与团组织会应有的个性和活力,一些青年社会组织因担心被而与团组织疏远,这悖离了我们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初衷。
(本文作者:团上海市委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副部长、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总干事)
这篇有关于青年社会组织工作应避免几个问题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