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请收录本站网址www.h933.cn
广告位1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谈天说地 >

深圳毕业生”与众不同特质:有国际范 交际能力强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6-10 点击:
广告位2
广告位3
广告位4

  图中人物的剪影究竟是谁?他们可是从深圳毕业生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答案见内页报道。南都制图 林军明

  深圳毕业生,一个有着明显特征的群体。

  备考,考试,然后分离谈天说地……这个六月,对于很多高中毕业生而言,简直就是阶级阶层的一次大划分,高考胜者翘楚也,而名落孙山后的则俨然世界变得天昏地暗。但是在深圳,这一点似乎并不明显。他们不认为高考是一个区分阶层与能力的坎。考得上、考不上,这对于内地毕业生们相当于天问的纠结,在深圳毕业生身上没有太深的痕迹。高考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全家人翻身的赌注,不是出人头地的“龙门”,这不过就是高考,一种选择的节点而已。

  当那“拓荒牛”渐渐老去的时候,他们的后代在这座城市中崛起。他们在这里读书,他们似乎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英文口语好、活动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社交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公益慈善意识以及创业思维都特别突出。他们的知识结构受这座城市的教育体制以及世界性的视野所构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不仅如此,他们有着极其特别的气场———他们思维建构国际化,他们不权威,他们不受一些外在的概念困扰,学习、就业、创业这些人为制造的概念,在他们心里并不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他们更会花钱,也会赚钱。

  至于近些年深圳走出来的毕业生,其中声名卓著的,更可信手拈来:马化腾(深圳中学毕业生,腾讯首席执行官)、刘若鹏(深圳中学毕业生,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迪(深圳艺术学校毕业生,著名钢琴家)、周笔畅(福田中学毕业生,著名歌手)……

  这就是深圳毕业生。一座城市所涌现的具有独特与气质的年轻人,身上有着明显的深圳烙印。

  他们似乎无应试教育的包袱,更像欧美学生

  “去年,我们招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都有,但所有老师都对一个男生印象深刻,最后就发现这个男孩是深圳毕业生。”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说,“这个话题我们议论过很多次”。

  于长江在接触深圳学生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深圳毕业生的与众不同。“他们活得更放松、自然、一些,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他们似乎没有应试教育的包袱,更像欧美的学生。”

  于长江回忆起自己在几年前去深圳中学的经历时,满是感慨,“一般中学生来找大学教授,无非都是问大学招生、考试,但是他们是来找我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他们还带来一本。本来我打算讲一个通俗一点的,但是发现他们的中讨论问题已经非常深刻了,于是专门特意改了讲课计划,这差不多是给大学生讲课的水平。而在他们的学校里,我惊讶地发现之多,而且还有一个希伯来文明研究会的。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大学。”

  移民城市、国际化、多元化缔造了这个群体

  “这些在深圳长大、度过青少年时期的毕业生们,从社会文化、人格上有很明显的现代性,他们与国际上的交往没有太多的障碍。”于长江如此总结这一群体的特征,“这是深圳的城市特征折射与反射到年轻人身上的结果。”

  在这个城市,人与人之间都是萍水相逢,在这个城市,国内国外、英语世界、粤语世界、普通话世界都没有壁垒,在这个城市,没有天生的背景,成功是多元的,成就感也是多元的,在这个城市里,已经初步富裕的世界也在提供着物质基础,让年轻人可以有能力“我行我素”……这是一种自然、自在的存在,没有揠苗助长的力。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认为,深圳毕业生之所以出现那么明显的特征,在于这个城市市民年龄比较年轻,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同时,深圳比邻港澳,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也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通过新型的、掌握前沿信息的能力比较强。此外,这些年深圳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出的综合素质也相当有成效。

  这些在深圳长大、度过青少年时期的毕业生们,从社会文化、人格上有很明显的现代性,他们与国际上的交往没有太多的障碍。这是深圳的城市特征折射与反射到年轻人身上的结果。

  ———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

  深圳毕业生十大特质

  国际范

  国际范儿等于英语好?国际范儿等于常出国旅行?这恐怕是对深圳毕业生“国际范儿”的低估,虽说这两点都没错,但是深圳毕业生们玩“范儿”显然不会如此表面。

  Rachel两年前毕业于深圳外国语学校,那一年她没有参加高考,而是拿到了五家美国大学的of-fer,其中就有她最心仪的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如愿成为王力宏和鸟叔的同校学妹。让伯克利音乐学院一眼选中她的,可能是她从初中开始就写的大量优质的英文歌。“在深圳特别容易接触到最in的流行乐,完全和国外同步。”R achel回忆高中那会他们已经在听katyperry,而暑假来深圳和她一起的表妹,手机里还放着西城男孩和艾薇儿的歌。不断接触流行乐的过程中,她逐渐开始自己写歌,而且大部分是英文歌。

  会花钱

  “深圳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这样给人扣上一顶帽子,是简单的评价,虽然得承认,深圳毕业生的确是一个消费力很强的群体,不过却不是“大手大脚”这么简单,要把钱花到点上,花得值得,甚至有人还花钱花出了“案例研究意义”(casestudy)。

  在美国大学读二年级的陈骋,回忆起每年暑假,父母都会根据他的成绩励他一笔“支配基金”,这笔钱他可以花在自己想要的东西上,当然前提要和父母商量,“那时候我初二,选择了去英国夏令营,结果从此一发不可。”几乎每年,这笔钱陈骋都会用在旅行上,他甚至还在高中独自去巴西阿根廷待了一个月,每次花费都不少,“也许有人更希望用这钱买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而我发现旅行才是我的挚爱,花多少我都不心疼,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

  社交力

  或许在深圳中学生们之间聊起的除了学业、最近看中的潮品,更多的是与家长参与的社交场合,比如是某某集团周年晚宴,或者是某个艺术展开展宴请,深圳中学生们喜欢与父母共同出现在社交场合,家长的包容态度以及学生探知社会的积极态度促成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学生们坦言其实也不太插得进的聊天话题,不过从饭局或者舞会上听来的各关于旅行、美食、生活的细节让他们觉得新奇。K atie就曾经由妈妈带着参与过品酒会,在酒会上足足品尝了十余款法国酒庄名酒,让她当晚都醉了,可是妈妈毫不在意,非常支持她开始“叹世界”。别以为就会因此、走歪。人家从此爱上法国文化,如今已经在法国求学。K atie觉得同学们互相间喜欢谈论这些读书以外的生活,或许因此在学生生涯感受到的世界,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探索这个世界。

  娱乐感

  交响乐团、天文、模特队、热舞社,这种常见于大学校园的早就被提前拉进中学生族群啦,并且被玩得超级溜。比如碧波中学的天文,在教学楼楼顶拥有巨型望远镜,他们早早筹备好“夜不归宿”,邀请天文学家,集体观赏“月全食”,和同学们谈天说地,谈人生。

  而深圳学生们谈得最多的就是“游园会”,这是他们读书时期最深刻的回忆。实际上,它近似于目前最时尚的嘉年华,基本由学生自发组成,在游园会上可以展示风采,招兵买马,也可以展示,以个人为单位“摆摊”。这个游园会声势浩大到什么地步?甚至有各星探渗透入游园会,据说滚石唱片就常年辗转各大学校游园会,发掘具有潜质的歌星或者艺人。

  对于“会玩”这件事,学生们还体现在了自发评选校花校草上,这是各大学校约定俗成的潜在娱乐,甚至还会评选出整个区域的“泛校花”,被选出来的自然得到礼遇,比如可以成为跨校联谊的“使者”。

  性观念

  性是青少年无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深圳学生并不讳忌交谈性的话题,对于两性选择和交友的态度上也都有的观点。很多深圳学生会尝试组织小论坛或者小沙龙讨论两往的问题。今年4月份,就有学生T ED x_SZM S组织讨论两性话题。

  深圳心理咨询师王若平认为,深圳毕业生对于性观念的理解,并不是单纯局限在两性关系上,还会具体细分,热衷于讨论女权主义、性取向和正确性行为等话题。深圳很多学校也都有相应的沙龙和话题讨论,与内地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深圳比较早会有性方面的教育疏导,教育方式上也更加活泼,不是死板的课程知识,更多与讨论、和辩论等方式相结合。

  公益态度

  深圳的毕业生有多爱参加义工?一个数据可以说明。据深圳团市委志愿者部统计,目前,全市中学生(12-18岁)的志愿者超过10.7万人,这个数据相当于全市中学生总数的23.88%,基本上,每4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是志愿者。

  团市委志愿者部部长李琼认为,主要是整个深圳的志愿者氛围让中学生普遍喜欢从事志愿者活动。尤其是家长、老师以及身边的伙伴们加入了义工队伍,让更多的学生开始加入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市有家长义工队364个,家长义工超过2.8万人。目前,全市有教师志愿者1.3万名。据李琼介绍,目前,深圳的中学生们从事最多的志愿者活动主要是扶弱助残、志愿支教、赛会展会、四个方面。

  创业思维

  学生创客、学生创业在深圳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想就去做的高效执行力也非常令人注目。深圳创业者的低龄化早就令业界瞩目,更是有很多深圳学生在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正式进入创业+学生的状态。

  “其他城市学生学习都很好,但他们更看重考研、出国,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深圳学生第一想法是赶紧毕业,赶紧创业。”在读法律本科的张瑞雪这样对记者说。她周围就有很多深圳学生,张瑞雪发现,这些深圳学生无论经济条件好坏,都很有创业和赚钱意识。张瑞雪举例和她一起住的深圳学生,去的行李箱里装着半箱手机壳和充电线,据说是临行前去华强北批发的。结果,才刚开学一星期就被同班同学买光了。现在这个同学又建了一个微信号,准备做房产中介,把房源信息还发到自己高中同学微信群里。

  深大更是有很多本地学生在创业,播音系专业的做原创视频拍摄工作室,还有很多人跨专业做内衣、美食和服务类的app开发设计。

  会生活

  深圳的毕业生会生活,这可不是吹的。打开朋友圈,那些漂洋过海在外留学多年的深圳学子,无论备考时节多么忙碌,还是课余打工多么疲惫,总不忘秀一秀自己的生活多么美。毕业于深中的Racky,从本科一读到博士,从美国到。他的朋友圈里一直有美食、电影相伴。好朋友生日了,一起打火锅,有人亲手做香蕉班戟和千层蛋糕;春节和元宵节,虽在地球另一端,但也是必须好好过的,“宝刀不老”的友人亲自制作广式脆皮烧肉。

  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趣味常重要的要素。深圳将“生活素养”列入要提升的中小学生八大素养中,就是要培养“会生活”的人。不久前,“85后”、嗒嗒巴士创始人王梓权回到母校深中,捐赠200万元。问起他当年最喜欢最难忘的课程,回答是:劳技课。在他捐赠的款项中,有一部分就是用来在深中初中部开设木工课的。“烹饪、木工这类劳技课,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的。让我们走进社会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自信”。事实上,现在不仅是深中,在深圳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都有各种各样的生活课程,琴棋书画插花品茶做面包,应有尽有。

  领导力

  深圳的高中毕业生,往往给人一种大气和成熟的感觉。

  上个月,一场发生在龙岗的“头脑风暴”引发关注:来自十几个国家的近百个创客项目汇聚龙岗天安数码城,创客大咖们轮番上演精彩,交流前沿观点。而这个名为“国际众创周末”盛会的组织者,竟然是一位大三学生———就读于美国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郑一溥。有报道,今年21岁的郑一溥,是个地地道道的“深二代”。在深圳中学就读时,她参与共同创办和经营深中咖啡屋,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学生创办和经营的咖啡屋。

  深圳中学,曾将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写入校训。该校的高中生,早在2012年就开始组织“先锋中学生”国际圆桌会议。他们自己搭建机构,向国外同龄人发出邀请,组织会议,担任翻译,发表,最后出台大会宣言。不仅让学校校长、老师们折服,还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应邀参加。

  创新能力

  深圳能够创新的不仅有柴火创客空间,爱的还有深圳的众多大小学生们。谈及深圳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南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石兰涛认为,深圳的学生思维比较超前,敢想敢干,而且大多都能得到家长鼎力支持。如,南山少年创新院南山外国语学校分院的院长就由八年级(5)班的池一舟出任。

  2013年,还在读初一的深圳中学初中部学生郝宇焜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了全球创客马拉松深圳站比赛,他们的项目“新式答题卡扫描器”还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导师。随着创客概念的兴起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浪潮袭来,除了深圳中学初中部,深圳第二高级中学等多所中小学已经成立或正在组建校内的创客空间。能创新的,还有大学生们,深职院的学生在“纸有创意”主题下,用瓦楞纸制作家具、生活小物件。这些作品成本低廉,且易于回收再利用。这些低碳、环保的产品在大运会期间,颇受欢迎。

  统筹:

  南都记者 董馨

  采写:

  南都记者 黄璐 谢宇野 徐异菲 董馨 庄树雄 王烨


这篇有关于深圳毕业生”与众不同特质:有国际范 交际能力强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