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请收录本站网址www.h933.cn
广告位1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谈天说地 >

走过沧桑的石巷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6-08 点击:
广告位2
广告位3
广告位4

  云浮在线核心提示:那是一个人口颇多的村庄,一排排的民房座向整齐地立在村中,村口有一口常年积水的大池塘,池塘旁边有一棵大榕树,榕树下是个香火鼎盛的神坛,神坛旁边是一条铺着许多大小不一小石头的小道,沿着小道可通往村中各户人家。 一条用鹅卵石或青石板砌成的小巷掩藏[原标题:走过沧桑的石巷]

  那是一个人口颇多的村庄,一排排的民房座向整齐地立在村中,村口有一口常年积水的大池塘,池塘旁边有一棵大榕树,榕树下是个香火鼎盛的神坛,神坛旁边是一条铺着许多大小不一小石头的小道,沿着小道可通往村中各户人家。一条用鹅卵石或青石板砌成的小巷掩藏在村落中间,显得十分古朴清幽。走进那个小巷,在村口还豁然开朗的天空随着脚步移动而变得幽暗起来。一排紧接一排的青砖或泥砖瓦屋,透露出一种经年的沧桑。房屋面前的空地铺砌了众多的鹅卵石,那些石头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人踩在石上,有一种扎脚的感觉。那些房屋的主多搬到了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房居住,留下那条小巷伴着那孤寂的老屋。老屋门前屋檐下的鹅卵麻石长着一层滑滑的青苔,人踩上去也得小心翼翼,才不至于跌跤。

  老屋那些斑驳的泥墙,被风雨得千疮百孔。那一扇扇或许是朱色的木门早已经脱掉了原色,黝黑黝黑的爬满了岁月的烟火。小巷是沉默的,也是冰冷的,它一直静寂着,尽管许多过客也曾到访过,因为它的名不见经传,并没有文人墨客用笔墨点染它的古朴清幽。

  村子名叫石巷,我不知道,是否因为村中的所有小巷都是用石头砌成,石巷村因此而得名。我第一次到石巷村时便发现了村里真的有许多用石头砌成的小巷,心里当下便认定了石巷的村名是因那些石巷而得来。我也不知道,小巷中是否有过像丁香一般的女子,打着一把油纸伞,迎着江南轻柔的烟雨,穿着木屐款款走过,木屐踩在光滑的石头上发出吱吱的声音,洒下一的惊艳。外婆的家就在小巷的一隅,从村口走十多米,便到外婆的家了。外婆的旧房子泥墙上到处是被烟熏黑的痕迹,但屋里打扫得很干净。让我惊讶的是房屋的中间横亘着一大块长约五六米的青石板,外婆说那叫横梁,那间房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不明白,建屋时为什么会用那样的横梁,一百多年前的石巷村应该是森林资源充足的吧?完全可以用木材作横梁呀!难道石巷的人以前喜欢用石板当横梁的?石板粗糙,完全用纯手工打造出来,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青灰色,也许这是一种青岗石,我不知道它产自哪里,也不知道那时的人是怎样打造出来,再运回来安装在那么高的地方。那块青石板恒久地支撑着外婆的房屋,一百多年来历经风雨,也依然稳稳当当。对于那块石板,外婆说那是产们家乡云浮的石头,先人们在石场里开采出石头后,用纯手工打造出来,再用木板车运回来。外婆说,那种石板,以前的人家几乎家家都用,人们喜欢用石板作横梁,至于为何用来作横梁,外婆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我想,先人们用石板作横梁,一来石板比木材坚固耐用,二来石板象征了故乡人一种坚毅的。

  外婆患了白内障,看东西也模模糊糊的,但她能摸索着沿着窄小的小巷走到村口与邻居谈天或看别的老人打天九、下棋。每一处的石头是尖是圆,外婆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知道年迈的外婆在那条小巷走了多少遍,从她青春年少嫁到石巷开始,她一直住在石巷,外婆了小巷的沧桑。外婆去世后,我再也没有走过那条印满了外婆足迹的小巷。据说现在的石巷村已经基本看不到那鹅卵麻石的小巷了,因为,石巷的村民觉得鹅卵麻石走起来扎脚,便用水泥沙土把那些鹅卵麻石铺平了,当日那些鹅卵麻石小巷变成了水泥,人们走起方便多了,可以通摩托车。

  小巷变成了小小的水泥,那些古朴的青砖房屋,有些也被村民改建成钢筋水泥楼房,完全没有了古朴清幽的意境。多么希望,石巷也能以石头闻名,成为游人寻幽探古之地,那一条条小巷也能还以它原色,露出那一颗颗的鹅卵麻石。游人走过,也能从小小的石头中感时空的沧桑变幻、先人对石头的厚爱和石头对的奉献。

  (本文摘自云浮三大文化文学丛书之《南江情》)

  云浮在线,详情请访问

这篇有关于走过沧桑的石巷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