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老人袁建华:记录海宁集镇由来第一人
人物名片
袁建华,生于1931年3月,生于嘉兴,居于海宁,1991年3月在海宁财政局(地税局)退休。退休以来,他成了一名“文化守望者”,几乎踏遍了海宁的每个角落,编写和收集海宁风景名胜、石桥以及新老集镇等海宁历史资料74.5万字,其出版的《海宁石桥》被列入浙江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系列。
84岁的老人,一般在做什么,颐养?袁建华却给了一个不同凡响的答案:花两年多时间去走访海宁的74个集镇,了解它们的由来,并最终编写了一本6万余字的《海宁集镇由来》。
昨天见到袁建华的时候,他捧着一部iPad正在输入《海宁集镇由来》文稿,谋划出版的事宜。
关于这本《海宁集镇由来》,我猜想其中肯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但我更想知道,一名84岁的老人为何要如此奔波?
问:84岁高龄,本可以好好享清福了,为何,整日奔波在乡间?
袁建华:海宁的集镇由来,有人特别为此书写过吗?我估计没有,在有生之年,那就让我来当第一人吧。当然,要写这本6万字的材料,并不是出自那么简单的原因。
我出生在嘉兴,1951年来海宁工作,之后就扎根在这里了,足足有60多年。直到今日,我也会常常对别人说,我对嘉兴的感情,没我对海宁来得深,因为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海宁人,喜欢这里的建筑,喜欢这里的文化,喜欢这里的风景。
年轻时,我大多数时候是在海宁的农村地区工作,看见过许多集镇的不同风貌,小街、小弄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还有吆喝声、车铃声。
要说真正关注起海宁的集镇,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那时,我在许村与几个人谈天,有人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海宁到底有几个集镇,大家都答不上来,这人便唱出了顺口溜:“四大镇,八小镇,三十六个咪咪镇,有桥有庙才算镇,无桥无庙不成镇。”
这顺口溜简单好记,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印象深刻。但是,顺口溜中的集镇,究竟指的是何处,那时的我并不清楚,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深究。
这几年,海宁的变化日新月异,许多地方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写《海宁石桥》一书时,我走遍了海宁,发现集镇的变化尤其明显,有的了,有的衰弱了
再过几年,人们会不会忘记集镇的存在?在以前,集镇可是体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我很担心,倘若海宁的年轻人们今后只知道“市区”和“某镇(街道)”,那么,一度富有特色的海宁集镇历史、文化也就走到了尽头。
我热爱海宁这座城市,尽管已年过八旬,但我仍想为海宁做点事情,决定为海宁书写一本《海宁集镇由来》。
问:两年多时间里,您走访了74个地方,了解它们曾作为集镇的风光一面,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走访,您是如何进行的?
袁建华:因为以前我专门为海宁的石桥奔走过,所以对走访一事有着不错的经验。把石桥和集镇放在一起比较,相对而言,我认为去寻找石桥更难,因为很多石桥藏于乡间,也不在相关部门的记载中,真正要把它找到并获得它的史料,时间、精力成本不小,走访集镇还算简单,部分有些名气的集镇,只要往当地一跑,准能有人说出关于它的一二来。只要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集镇存在的痕迹是一直留着的。
我去走访的时候,通常是骑一辆26寸的自行车,戴一顶帽子,自己骑车从市区盛堰出发,前往黄湾、袁花、斜桥等地。身上还带着一只小拎包,我会提前买好5只面包当干粮,还会在包里塞进一瓶矿泉水,这些就是我在走访当天的早饭、午饭,饿了、渴了往边一坐,喝一口水,吃一口面包,继续上。
如果是去远一点的地方,自行车就用不上了,换成了坐公交车。不过,我始终觉得,坐公交车没有骑车来得方便且。两年多来,我粗略估计,骑车程有2500公里,坐公交车也坐了4000公里。走访时,做好细致的记录工作也是必不可少,光有文字不生动,我还要拍照,把一些集镇的沿街建筑、屋舍拍成照片。
有一次,我去丁桥皇岗,试图了解皇岗这个集镇的由来。走在太平桥旁,我看到一家理发店,便走了进去,70多岁的剃头师傅见我来走访,兴致很高,还拿出了一本油印书籍,讲的就是皇岗故事。这本书实在太棒了,其中写到许多关于皇岗的历史,还有它的由来。这样的走访,是我最喜欢的,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然而,更多的情况是需要你自己去问当地的老人家。
每每走访归来,我会掏出记录本,把当天的所见所闻记入iTouch和iPad。我要感谢我的外孙,是他帮我购置了电子设备,让我开始研究如何把纸质材料转为电子文档,更方便阅读和修改。
问:以八旬高龄走访了那么多地方,途中有没有觉得自己很难克服的事情,产生放弃的想法,或者有劝阻的声音?
袁建华:困难当然有,比如去集镇找人问情况时,往往会有人提醒我,年纪那么大了,不要出来做这种事情了,免得身体过于劳累。还有人直接和我说,摸清楚集镇的由来,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有人曾对我讲:“你还不如拿着退休金在家里享福。”
实际上,我知道这些声音是带有善意的,他们见我是一个老人,不忍看我。对于这些声音,我一般以微笑回应,拍拍,跨上自行车再去找别人问情况。
后来,与此类似的声音听多了,我也有过犹豫。多年前,我患过病,还因此进过手术室。奔波来奔波去,会不会把自己的身体?但我不是一个会半途而废的人,既然上去做了,干脆就做做好,不要留下遗憾。遗憾对于像我这把岁数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
中途,也有朋友问我,隔三差五骑车,而且一骑就是五六个小时,累不累?现在看来,我是一点也不累,也不感到辛苦。我年轻时吃过很多苦,那时没自行车,随便办个事走乡就要几个小时,闲了还要帮忙耕田,真是什么苦都吃过了。如今骑辆自行车去,真算不上苦差事,反倒成了锻炼身体,再看看沿和乡间的风景,心也宽了。
比起声音和身体劳累,走访本身带来的困难最让我心急。在《海宁集镇由来》中,我花了4页去写斜桥镇的由来,这是因为我在走访时听到了不同的由来版本,有的说斜桥镇源于斜桥这座桥,也有说斜桥镇源于封家厅这座建筑,多家之言,难以取舍。所以,斜桥镇是我走访次数最多的地方,超过10次,走访人数甚多。
天气偶尔也会和我作对。记得一次,我骑车在硖许公上,早晨还,临近中午,密布,雨点子像倒水一般落下,那一次,我只戴着一顶草帽,匆匆骑到一农户家中避雨,有些狼狈。
问:这本《海宁集镇由来》,什么时候出版呢?
袁建华:我现在有一个大计划,就是要把自己所有编写的材料集合成册,包括《海宁石桥故事》、《海宁石雕》、《海宁硖石》、《海宁盐官》、《海宁斜桥》,《海宁仲》、《海宁海昌街道》等自编的历史档案,把这些材料冠名为“海宁记忆”,《海宁集镇由来》就是其中之一。
现阶段,《海宁集镇由来》虽已打印装订,但我自己还有不满意之处,接下来会送往史志专家等懂行者手中,让他们过目,对诸多细节予以修正,尤其是涉及到历史典故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一番认真的改动后,《海宁集镇由来》能变得更加完美。
我对《海宁集镇由来》抱有厚望,所以应该会让它出版。就如我开头所说的,海宁现在还没有人在研究与集镇相关的历史、文化,我想做第一个,但不想做最后一个。我乐见有爱好者也能投入到集镇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去,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忘集镇。
延伸阅读
史志办工作人员为他点赞:可贵!
这几年来,老袁确实研究出了一定的,特别是他的《海宁石桥》,不仅出版了,还获得了不错的评价。闻他又编写了《海宁集镇由来》,其难能可贵!
袁老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虽不是专业人士,但他对史志工作抱有极大热情,说明他一直在关注海宁的历史文化,是一名史志有心人。最近,我们也在提倡一种,那就是“史志大众化”,要让普通对海宁的史志产生兴趣,乃至于有参与史志工作的想法,这有利于海宁历史文化的传承,而袁老就是“史志大众化”的践行者。
这篇有关于嘉兴老人袁建华:记录海宁集镇由来第一人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