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磐安新闻网
一个极为安静的下午,在磐安榉溪,在古村落里,几个小孩不怕热地奔跑着,跑去干什么,去小店买棒冰吃。小店里有几个妇人在做着手工活,彼此在说着闲话。在的阳光下,晒着的玉米发出金色的,而在树阴下,坐着的几个农人,也不挡我们的镜头。这时,谢鲁渤老师对我说,他们比我们活得自在。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多的。
这话一说出口,我有点后悔,我怎么知道他们的及多少呢?
在榉溪,本来我们是去看孔氏家庙,去看那著名的红豆杉的,但在村子里一转之后,好像那些老房子老农具以及村里不多的那些闲淡的人,倒是一种意外收获,甚至一堆老南瓜,或是一堆作柴烧的玉米蒲也被摄入镜头。事实上村里小孩子也不多见,学龄前的你还可以用镜头逗逗他们,而那些老妇人,当你举起相机手机时,有时她们会对你说:不要拍了……原因是她们已经被拍过很多次很多年了。
还有一个意思,即使是再怎么老的妇人,她们也希望拍她们美的一面。因为她们可能在想:年轻的时候你们不来拍,我们老了没有牙齿了,你们倒拍个起劲,也不给我们看一张留一张……
这当然是我的臆想,但这种臆想是有现实的依据的,正如我们人到中年后,拍照越来越喜欢戴墨镜了,这是为什么,还是为了自己要好看上相嘛,因为人老先是从眼睛开始的,而一个村庄的老,我们以前先是要看有没有祠堂、有没有戏台、有没有牛腿,抑或有没有老人,有没有敢在夏天大太阳下奔跑的小孩。因为有老人和小孩,我们觉得就有生气,而生气就是人气,抑或我们就叫作地气的。
这不仅在谈天说地磐安是这样,可能在中国广大的乡村里都是这样。我们觉得古村很好,包括乌石村,包括我去过的大皿村、岭干村。我们想那些村里最好还能住人,而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却愿意住到新房子里去、住到城里去,这可能是一种悖论。也正如我们有些城里人,他的父辈还在乡村里,还有几分地,他们拿去的是超市里买来的商品,而拿回的是地里的瓜蔬粮食……我是有点羡慕这种还有“根”的家庭,因为他们至少还有一个退,也有一种归宿。陶渊明之所以敢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他还有一个可以“采菊东篱下”的地方,而我们现在如果不折腰,很可能只有在边吃灰尘数汽车了。
然而羡慕归羡慕,你要我长年驻在那里,我能不能守得住寂寞也是个问题,但我们渴望有一片山水、有一块田园,这实在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山山水水,实在是我们的血脉之一,然而以前是因为战争或贫穷,山河破碎,田园将芜,但山水和田园自身是有修复功能的,然而城市化和现代化,抑或是要加引号的这个化那个化,很可能会把山水和田园拖进垃圾箱,永远不复存在了,这实在是一件十分的事情。所以,以前看不见摸不着的负氧离子才成了好东西,在经过了数日的四十度以上的高温之后,我们到了磐安之后,至少在心理上已经有一丝清凉了。
最近流行一句话,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乍一听也没什么问题,细一想,这话的重点还是落在金山银山上的,这跟“与其……不如……”、“宁要……不要……”式的思维是一样一样的。因为常识告诉我们,金山和青山之间有时是可以划等号的,但是最终,金山银山是换不来绿水青山的,前提是当青山已经不再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磐安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钱没有邻县多,大楼没有邻县高,这我想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一定是十分着急的,所以我们说起的多少实在也是一种主观臆想。但是起跑慢不等于在途中就不会跑了,相反,磐安这个马拉松选手更是知道了要往什么方向跑,因为要做先知先觉很难,后知后觉就要容易些了。我记得第一次到磐安时,在大街和商场门口还能看到挑着野鸡在吆喝的人,这就是我对磐安的第一印象,这也就是我想要的县城生活。不是因为它小,也不是因为不够富裕,而是它有特点,它有辨识度,因为当全中国(我很怕全世界)都农家乐时,你还是不是真的可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年中有一两回两三回,我们会去一些县城和乡村转转看看,连同这一次,我去磐安已经是第四次了,你说山水风光吧,磐安当然是有特色的,像花溪这样的,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还上了央视的专题节目,包括它的中药材博物馆,对我们这种患城市病的人来说,实在是个宝啊。有一年我到磐安,正好开药交会,宾馆饭店也住不到。我们知道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然而江南一带的风光总体还是寻常可见的,但为什么还愿意常去看看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类的话,我想实际上是想去看看朋友、接接地气,包括接文学的地气。这一次,县作协安排我们跟当地作者交流,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听得最认真的一次。你说文学有什么用呢,它不是磐五味也不是浙八味,不是玉米也不是瀑布,更不是老南瓜,但是夜深人静时,一帮文学爱好者愿意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说开头和结尾,说标题和思想,这就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同时我也注意到了《磐安文艺》这本,在表现磐安的风物人情方面显然是做得极好的,这也可以说是山水之外的最好的一道文化风景。
这些年人们在谈文化下乡,实际上我觉得文化本来就在乡俚之间,就在庄稼和村夫之间,而这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真正营养。山重水复是好景致,柳暗花明是好景致,但是更好更生动的依然是我们的磐安。说白了,我去磐安四次,除了山水和空气对我有一种吸引力之外,更多的还是那里浓浓的人情。我记得有一天夜晚,在岭干村的一户人家,乡贤们一边谈村里的发展前景,然后一个个地过来敬白酒,我觉得我这种电脑码字工人何德何能接受这样的大礼呢?第二天,我们回城时,还专门有乡亲送来从地里刚拔起的大萝卜和大白菜,这样的情意常常催促我多写一些诗文。虽然我写得不如陆游,或者说我们的名气没有陆游来得大,但陆诗人不可能再穿越回来了,那么我等吃了萝卜和白菜,吃了索面和香菇之后,你怎么来还这个浓浓的人情呢。包括十年前我去玉山古茶场遇见我夫人的同学,十年来我们没有再见过面,只是偶有短信往来,我写了古茶场写了榉溪的那棵红豆杉,有时会寄给他看看,他则会托人送些自酿的土烧酒给我尝尝。这样一种暖暖的情意,我想这就是山水和阳光,就是一种最为新鲜的空气,更是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
现在每个地方都说自己这个好那个好,但可能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这里是人好!
所以我将这篇短文命名为《磐安》。
这篇有关于磐安--磐安新闻网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