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请收录本站网址www.h933.cn
广告位1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军事天地 >

开拓团:没有枪的殖民者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23 点击:
广告位2
广告位3
广告位4

  导语:近日,据报道,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给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碑,一时间引起争议。方正县否认招商引资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立碑和所属国家无关,历史应该被纪念。那么,开拓团究竟是什么?它又能否被纪念呢?[详细]

  日俄战争后,已有少量日本前往南满铁沿线定居。但要论起日本开拓团在满蒙地区的真正萌发,就不能不提“开拓团之父”东宫铁男。

  1919年参与西伯利亚军事干预的东宫铁男对哥萨克骑兵以及农民武装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在1926年任奉天(沈阳)守备队中队长的时候,东宫就提出了向满洲移民的初步设想。“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任铁道守备司令部顾问,来到,再次向关东军作战课长石原莞尔提出,让武装的复员军人以及日本控制下的朝鲜人前往满洲定居,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为日本关东军提供后援,“维持当地治安,抵挡苏联可能的南进。”[详细]

  和东宫铁男的“武装移民”方案相补充的,是所谓“农本主义”者加藤完治为代表的“农业移民”方案。其要点是通过向广阔的满洲地区大量移民,摆脱当时日本农村严重的经济萧条,解决日本国内的土地矛盾,把满洲建成日本的粮仓。他说:“我确信,把勤劳的日本农民移居到满蒙的天地,让他们开垦荒地,把匪贼的满蒙变成世界上的和平之乡,这是我们大和民族的。”“满蒙的原野,才是我们神州人民敢于进出的的土地”。1932年,加藤完治通过石原莞尔的介绍和东宫铁男见面,两人向议会提出“满洲移民案”,并得到了日本的大力支持。[详细]

  1932年,加藤完治通过石原莞尔介绍和东宫铁男见面,两人合意并向议会提出“满洲移民案”,并得到日本的大力支持。这一年,日本内阁负责移民的“拓务省”提出的“第一次试验移民案”被临时议会通过,从9月1日开始,以日本东北地区的十一个县为主,招募在乡军人,经过短期训练后来到。次年4月完成了向永丰镇的殖民定居。这是日本第一次向满洲实施有组织的“武装移民”。殖民者把“永丰镇”的移民村称为“弥荣村”。这个“弥荣村”,作为日本在满洲的第一个移民村。

  此后数年,日本每年都向满洲输送成批的“武装移民”。1933年的第二次移民在离“弥荣村”40公里外的七虎力,1934年的第三次移民在“北安省”庙地区的北大沟,1935年成立了移民事务的实施机关——“满洲拓殖株式会社”,并向“东安省”的城子河及哈达河进行了第四次移民。

  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军部进一步推进移民项目,6月20日关东军参谋长向陆军次官发出绝密电报,强烈要求设法让广田弘毅内阁通过移民决议。8月,根据东宫铁男的提议,广田内阁制定并通过了名为《国策基准》的七大国策,其中第六条提出在20年内向满洲移民100万户500万人。这也成为此后决定日本开拓移民命运的重要国策。[详细]

  这一年所谓“满洲移住协会”,向满洲的移民由“试验”阶段而大规模实施阶段,并把移民重点由“武装移民”转向所谓“农业移民”上。移民由以前的在乡军人,转到了一般农民。8月,广田内阁制定并通过了名为《国策基准》的七大国策,其中第六条提出在20年内以逐年递增的方式,分别向东北移民10万户、20万户、30万户、40万户,共计500万人。这也成为此后决定日本开拓移民命运的重要国策。

  随着日本在中国殖民开拓,在日本国内,以描绘满蒙开拓的“开拓文学”兴起并成为一股潮流。其中农民出身、毕业于早稻田大文系的和田传影响最大,1938年以后他写了一系列开拓小说,在代表作《大日向村》的“后记”中,他写道:自从参观了加藤完治的“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训练所”以后,“对于农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不能不和联系起来考虑了......觉得日本海已经被填平,已经和满洲连了起来。”

  1939年,中篇小说《》以北满的开拓地作为背景,描写了中国的农民在受到“匪贼”袭击,生命财产受到的时候,日本的移民如何,全力相救的过程。村里德高望重中国农民赵海山,和日本移民村的“部落长”樋口清三郎如何超越了民族的界限,而建立了友谊和信赖;日本移民团夜间巡警队如何着中国村民的种种故事。小说的最后,被“匪团”抓住的清三郎就义,做了“开拓”和“五族协和”、“日满一体”的“”者。

  除了流行的开拓文学,大量纪录片、电影短片也开始激励着无数日本人前往满蒙地区。纪录短片《年轻的开拓者,满蒙开拓义勇军》 描述了满蒙开拓青年义勇军兵营训练的风景以及生活,而《冬天的移民地》更是回避了东北严苛的气候,向日本国民着力介绍了一座村庄丰收的样子。而在《锄之光——向着大东亚的建设》片中再次呼吁抓住时机,移民满蒙。为鼓励日本本土妇女嫁往满蒙,东宫铁男甚至还亲自作了一首题为《的新娘》的歌曲,命人组织传唱。 [详细]

  “民有地三千晌(东北早期使用的田地单位,三千晌约等于2千公顷),其中一千三百晌为既耕地......收购区域内的居民有八十户,支付迁移费每人国币5元。”——一份前东亚劝业株式会社(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北建立的国营公司)解密的档案中显示,被迁移的中国居民,每人只拿到5元迁移费,而按购买力换算,连今天的一千五百元人民币都不到。而据当时在东亚劝业株式会社工作的下河边典三郎记载,从1932年最早的移民开始,东亚劝业就开始在东北低价从私人手中收购土地。东宫铁男在其日记中写道:“或许有更加的获取土地做法,但在实际执行时,除了现在决定使用的方法以外绝无其他方法可行。”东宫认为,将中国人从现有土地上赶走无法避免。[详细]

  1939 年 1 月,日本关东军还:日本移民十年内免纳一切捐税 ,不课契税、地税、营业税、不动产登记税、街村税、房捐、酒税及车、船等所有杂捐。宁安县人民对此强烈不满 ,施行平等待遇“, 查我宁安县内 ,现在居住人民 ,大概分为日本、朝鲜、满洲等三族人民 ,近来本县税捐之征收 ,无论国税及地方捐 ,只在满洲人民一方面 ,严紧督促之缴纳 ,而于日本、朝鲜二方面之人民 ,似有缓征及优待赦免缴纳一切捐税情事 ……则日朝方面人民生计 ,日渐充裕 ,而满方人民生计 ,逐渐凋敝 ,殊与协和平等 ,及共存共荣本旨相违 ……缓收捐税 ,以日韩满三族人民同享平等待遇 ,俾得同登共存共荣、平等乐土之域 ,则满方人民 ,均额手翘企望之也[详细]

  战争末期,一些开拓团组织了零星抵抗,但很快在苏军的“T34”和“喀秋莎”面前不堪一击。而那些得知抵抗无望,惶惶不可终日,担心遭到报复的一些开拓团在团长“玉碎”的下,在苏军到来之前集体,若有逃跑者,会被团长直接击毙。至1945年停战前后,苏联的袭击、“满洲国”军队叛乱、袭击下,11000人战死,集体自决、过冬中的寒潮、营养失调而衰弱死、生病等病死者包含在内、死亡的“开拓民”总数大约80000人。[详细]

  虽然日本在1994年就已出台《中国残留孤儿战争支援法》并对二战遗孤进行援助,但即便是回国工作已达10年以上,每月也只能按领取4万至5万日元的养老金。这在高居世界消费水平前列的日本,根本不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支出。据日本厚生省统计,截至2001年8月,已经有2767人被确认为“战争遗孤”,其中1265人判明了身份。已归日本国永久居住的遗孤有2300多人,连带他们的直系亲属共有9000多人回到了日本。 2002年9月23日,600余名从中国回到日本的战争遗孤组成原告团,在日本东京都大田区民会馆举行“残留孤儿国家赔偿诉讼原告团结成总会暨誓师大会”,正式状告日本,要求日本就“弃民”政策作出和赔偿。 [详细]

  《方正侨乡史话》的作者于2008年查阅了方正县外事科1953年保存的日本孤儿在籍档案,1945年至1946年方正县的中国农民收留日本孤儿共计943人。在1950年至2002年间,这些在中国成家立业的孤儿先后回国730人。在方正当地,从上世纪60年代,即中日建交10年前,当地就承诺立碑埋葬开拓民的遗骨,从找来石头,依照日本的风俗把墓碑建在不会遭到水害的高丘上,面对着日本的方向。不少遗孤后来回到日本,还出资在方正县修墓以感谢中国养父母的恩情。方正的日中友好林也是民间自发修建的,直到2009年才有了日本的资金支持。

  上世纪80年代,日中友好协会在日本介绍了中国民间对开拓民遗骨以德报怨的例子,引发大量的日本开拓民来在这里对自己所的,也对中国宽宏大量表示感谢,每年大约有100至200人的日中友好团体会来到这里,把这里作为日中民间友谊的象征。[详细]


这篇有关于开拓团:没有枪的殖民者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