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曾因二代机与三代机接头不通用增大保障难度
战机起飞前,场站官兵进行精心保障。徐边春摄
起飞!起飞!天空星光熠熠,机场流光溢彩,歼击机、预警机、运输机等多种机型升空,各类保障车辆穿梭往来,初夏之夜,一场体系对抗令成空驻滇某场站格外繁忙。坐镇指挥室,各作战单元尽收眼底,轻点鼠标,一道道指令快速传达到每个保障单元,数十台保障车辆迅速就位,快速充填加挂……
未来战场,航空兵场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战机港湾,更是各种作战要素、信息资源汇聚的中枢。自10年前国产三代战机成建制入驻,这个场站历任党委紧贴职能,带领官兵接力攻关,创新保障模式、提升保障效益,连续8年保持军事训练一级单位,5次被评为先进党委,走出了一条信息化保障变革之。
一份预案,折射能力“代差”
10年前,首支国产三代战机团落户红土高原。望着一架架新型战机降落机场,参与保障的场站官兵个个满怀。
站领导一连3个月吃住都在外场。有人做过统计:新战机列装当年,场站很少有官兵休假;改装之初的3年,全站官兵平均每年休息不超过10天。
然而,一场演练中的尴尬,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上级组织一次应急保障演练,站机关在作保障方案时,反复8次未能过关。
考核人员如此评价:以二代战机的经验保障三代战机部队飞行,方案格格不入。
一份预案折射的是保障能力和观念的“代差”。场站党委反思认为,三代战机信息化程度高,保障必须依靠精细化。
“核心就是‘标准’二字!但是三代战机的保障标准是什么?上级没,书里没答案,一切靠自己。” 袁志军回忆说。
从那天起,针对新机保障特点,党委一班人根据分工,带领官兵开始持续攻关,对传统飞行保障“三个阶段”进行优化,逐渐摸索出“目标精准、流程优化、过程可控、评估客观”一整套标准流程。初步形成涵盖油料、航材等17个领域70多种专业的一整套国产新型战机飞行训练后勤保障标准体系。
如今,飞行保障都要填写程序检查单、岗位工作程序卡、标准职责卡、应急处置卡,每项工作业务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应急处置都有一套标准。去年,场站的优质保障场次率达到了100%。
一纸假条,折射效益短板
作为多机种保障,该场站平时训练任务十分繁重,去年保障飞行就达328个场次,一年365天几乎连轴转,保障水平却始终保持在优质。官兵们坦言,信息化成为保障效益的倍增器。
说起来,通向信息化的道也是出来的。
近年来,空型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部队实战化训练程度逐步加大,新型战机开始频频飞出“红土”,上高原、下海疆、赴戈壁,仅2009年,场站就担负外出驻训任务4次,比上年翻了一番,后勤综合保障的难度、强度陡增。
“那时候,场站保障力出现了瓶颈。一是人员太辛苦,经常连轴转,更别提换班轮休;二是装备吃不消,大家都忙于完成日常保障任务,对装备研究不深不透,加之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故障频发。”
袁志军无法忘记,自己的抽屉里,无奈地压着一份份假条。“官兵们奉献的可贵,但以消耗人力为代价的保障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依靠信息化提升保障效率。”
2010年5月,场站自筹经费,研发《保障装备3D模拟训练系统》,涵盖31种保障装备。依托此系统,在人员不占用装备的情况下,即可展开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双一”训练,培训效率大幅提升。如今,场站50%的保障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观念一变天地宽。场站采取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集成引进等方式,集智攻关,建设新型数据库。飞行保障指令一键下达;保障状态、流程数据质量实况在线更新;保障供求双方信息实时,大幅度提高了保障效率。
目前场站已完成集油料、场务、航材等17个保障单元的信息化子网建设,并将各子网建设成集内场管理与外场保障资源兼容共享、信息实时传递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信息化的全方位、全岗位覆盖。
一个接头,折射融合之难
一个接头,却实实在在给士官吴万林带来烦恼——
场站同时保障二、三代战机,两型战机使用同一型号电源车,却因接头不通用,需要增加电源车数量。
接头的苦恼折射出的是融合之难。保障一架战机翱翔蓝天,仅场站就涉及近百个专业,各专业如果不能实现深度融合,势必影响战斗力提升。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体系”,讲究各兵种密切协同、深度融合。囿于门户之见,各部队、各专业、各兵种之间往往各自为政,常常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
提高通用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在保障两种机型日常训练的基础上,场站立足现有人员、装备,全面研究各类机型保障特点,设计制作各型接头、卡口和转换器,适度装备以提高通用性,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拓展人员保障经验和技能,使场站拥有了保障空军所有现役机型的能力。
2012年以来,场站了国产三代飞机快速保障法研究,通过优化保障程序的方式,对现有保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调整合并、压减一些不影响保障质量和安全的环节,一个紧贴作战飞行任务的新型保障体系悄然成型。
为了真正把各个保障要素“攥指成拳”,场站按作战需要对各型保障装备进行“集约化、小型化、方舱化”处理,研究制定后勤保障“拓扑图”和26套战机不同规模出动伴随保障预案,部队空地大规模出动时间大幅度压缩,快速反应能力大大增强。
一份清单,折射出可贵担当
去年4月初,一支来自战区外的兄弟飞行部队首次来此执行驻训任务,他们原计划自带保障装备实施地面转场。没想到场站机关提供的一份短短的保障清单,让兄弟单位喜出望外!
按照这份清单,不仅大型保障设备不用带,就连伞勤、航医、油料化验等都可以在场站得到保障。
兄弟单位反复核实,也有人善意提醒场站领导说:“这几个专业很‘特殊’。”这其中的“特殊性”其实很简单:兄弟单位自带保障设备,很多保障的风险就落在兄弟单位身上;场站保障的环节越多,不仅人员力量相对吃紧,风险系数也会大大增加。
“这个小算盘不是我们不会打,但是战机落在我们的机场的那一刻,场站就是处在战斗的第一线,我们必须以打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场站领导如是说。
年初,为迎接参加演习的地导、雷达等部队700余名官兵进驻,场站先后花费数十万元对老营区进行综合整治。一位驻训部队领导为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点赞:“每次到了这儿,不用去想自己的人住哪、吃啥,只考虑完成任务就行。”
“其实,场站的保障能力,有时候不是素题,而是观念问题,看你敢不敢作为、敢不敢担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该场站在同行中率先提出了“主动保障”的口号。
从“被动保障”到“主动保障”,一字之变,透射的正是红土高原上这一群官兵的和担当。
战机起飞前,场站官兵进行精心保障。徐边春摄
起飞!起飞!天空星光熠熠,机场流光溢彩,歼击机、预警机、运输机等多种机型升空,各类保障车辆穿梭往来,初夏之夜,一场体系对抗令成空驻滇某场站格外繁忙。坐镇指挥室,各作战单元尽收眼底,轻点鼠标,一道道指令快速传达到每个保障单元,数十台保障车辆迅速就位,快速充填加挂……
未来战场,航空兵场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战机港湾,更是各种作战要素、信息资源汇聚的中枢。自10年前国产三代战机成建制入驻,这个场站历任党委紧贴职能,带领官兵接力攻关,创新保障模式、提升保障效益,连续8年保持军事训练一级单位,5次被评为先进党委,走出了一条信息化保障变革之。
一份预案,折射能力“代差”
10年前,首支国产三代战机团落户红土高原。望着一架架新型战机降落机场,参与保障的场站官兵个个满怀。
站领导一连3个月吃住都在外场。有人做过统计:新战机列装当年,场站很少有官兵休假;改装之初的3年,全站官兵平均每年休息不超过10天。
然而,一场演练中的尴尬,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上级组织一次应急保障演练,站机关在作保障方案时,反复8次未能过关。
考核人员如此评价:以二代战机的经验保障三代战机部队飞行,方案格格不入。
一份预案折射的是保障能力和观念的“代差”。场站党委反思认为,三代战机信息化程度高,保障必须依靠精细化。
“核心就是‘标准’二字!但是三代战机的保障标准是什么?上级没,书里没答案,一切靠自己。” 袁志军回忆说。
从那天起,针对新机保障特点,党委一班人根据分工,带领官兵开始持续攻关,对传统飞行保障“三个阶段”进行优化,逐渐摸索出“目标精准、流程优化、过程可控、评估客观”一整套标准流程。初步形成涵盖油料、航材等17个领域70多种专业的一整套国产新型战机飞行训练后勤保障标准体系。
如今,飞行保障都要填写程序检查单、岗位工作程序卡、标准职责卡、应急处置卡,每项工作业务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应急处置都有一套标准。去年,场站的优质保障场次率达到了100%。
一纸假条,折射效益短板
作为多机种保障,该场站平时训练任务十分繁重,去年保障飞行就达328个场次,一年365天几乎连轴转,保障水平却始终保持在优质。官兵们坦言,信息化成为保障效益的倍增器。
说起来,通向信息化的道也是出来的。
近年来,空型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部队实战化训练程度逐步加大,新型战机开始频频飞出“红土”,上高原、下海疆、赴戈壁,仅2009年,场站就担负外出驻训任务4次,比上年翻了一番,后勤综合保障的难度、强度陡增。
“那时候,场站保障力出现了瓶颈。一是人员太辛苦,经常连轴转,更别提换班轮休;二是装备吃不消,大家都忙于完成日常保障任务,对装备研究不深不透,加之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故障频发。”
袁志军无法忘记,自己的抽屉里,无奈地压着一份份假条。“官兵们奉献的可贵,但以消耗人力为代价的保障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依靠信息化提升保障效率。”
2010年5月,场站自筹经费,研发《保障装备3D模拟训练系统》,涵盖31种保障装备。依托此系统,在人员不占用装备的情况下,即可展开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双一”训练,培训效率大幅提升。如今,场站50%的保障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观念一变天地宽。场站采取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集成引进等方式,集智攻关,建设新型数据库。飞行保障指令一键下达;保障状态、流程数据质量实况在线更新;保障供求双方信息实时,大幅度提高了保障效率。
目前场站已完成集油料、场务、航材等17个保障单元的信息化子网建设,并将各子网建设成集内场管理与外场保障资源兼容共享、信息实时传递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信息化的全方位、全岗位覆盖。
一个接头,折射融合之难
一个接头,却实实在在给士官吴万林带来烦恼——
场站同时保障二、三代战机,两型战机使用同一型号电源车,却因接头不通用,需要增加电源车数量。
接头的苦恼折射出的是融合之难。保障一架战机翱翔蓝天,仅场站就涉及近百个专业,各专业如果不能实现深度融合,势必影响战斗力提升。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体系”,讲究各兵种密切协同、深度融合。囿于门户之见,各部队、各专业、各兵种之间往往各自为政,常常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
提高通用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在保障两种机型日常训练的基础上,场站立足现有人员、装备,全面研究各类机型保障特点,设计制作各型接头、卡口和转换器,适度装备以提高通用性,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拓展人员保障经验和技能,使场站拥有了保障空军所有现役机型的能力。
2012年以来,场站了国产三代飞机快速保障法研究,通过优化保障程序的方式,对现有保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调整合并、压减一些不影响保障质量和安全的环节,一个紧贴作战飞行任务的新型保障体系悄然成型。
为了真正把各个保障要素“攥指成拳”,场站按作战需要对各型保障装备进行“集约化、小型化、方舱化”处理,研究制定后勤保障“拓扑图”和26套战机不同规模出动伴随保障预案,部队空地大规模出动时间大幅度压缩,快速反应能力大大增强。
一份清单,折射出可贵担当
去年4月初,一支来自战区外的兄弟飞行部队首次来此执行驻训任务,他们原计划自带保障装备实施地面转场。没想到场站机关提供的一份短短的保障清单,让兄弟单位喜出望外!
按照这份清单,不仅大型保障设备不用带,就连伞勤、航医、油料化验等都可以在场站得到保障。
兄弟单位反复核实,也有人善意提醒场站领导说:“这几个专业很‘特殊’。”这其中的“特殊性”其实很简单:兄弟单位自带保障设备,很多保障的风险就落在兄弟单位身上;场站保障的环节越多,不仅人员力量相对吃紧,风险系数也会大大增加。
“这个小算盘不是我们不会打,但是战机落在我们的机场的那一刻,场站就是处在战斗的第一线,我们必须以打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场站领导如是说。
年初,为迎接参加演习的地导、雷达等部队700余名官兵进驻,场站先后花费数十万元对老营区进行综合整治。一位驻训部队领导为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点赞:“每次到了这儿,不用去想自己的人住哪、吃啥,只考虑完成任务就行。”
“其实,场站的保障能力,有时候不是素题,而是观念问题,看你敢不敢作为、敢不敢担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该场站在同行中率先提出了“主动保障”的口号。
从“被动保障”到“主动保障”,一字之变,透射的正是红土高原上这一群官兵的和担当。
这篇有关于空军曾因二代机与三代机接头不通用增大保障难度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