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易经的密切关系
汉字,是以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为源头使用至今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汉字从商朝开始使用,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文字,并演变至今。汉字是“形、音、义”的完美结合体,特征明显。这种特性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极为独特的魅力。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中,有着5000年历史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都已经在历史中,唯独由甲骨文起源的中国汉字久盛不衰、传承至今,还不断得以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源远流长、青春永驻,历经数千年沧桑后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能延续至今的古文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汉字与我国最为精深的易化非常紧密融合在一起了!汉字尽管历尽沧桑仍魅力无限、生命力强大,这与我国的文化根源——“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是密切相关的。
易经者,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体现。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抽象事物归纳出“”的概念。创立出一种本源论(本体论)的哲学范畴。认为世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用“”来表示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如日月之分:日为阳,代天、热性、温暖、、壮大等;月为阴,也代表着黑夜、、冷寂、柔小等。这是的根本性质表现。人们就根据事物的以上特性来区分其属性,从日月、地理、自然等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总结出规律理论。所以,易经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事物中,成为每一事物生长消息、循环发展的根本规律。如《》所说的“负阴而抱阳”,以及《易传》所言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正因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根本性质,所以,的范畴被普遍、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一切事物中,如、经济、军事、中医、音乐中。而作为我们中华文明的根本载体——汉字也不例外,也深深地融浸了易经理论的要素和学说。主要体现在汉字的起源、构造以及汉字的书写方法三个方面,都与易经密切相关;汉字的书法无处不体现出易经的和应用。
汉字的起源、创造来源于易经
汉字的创造,来自于古人对于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可谓是“观物取象,象以尽意”。据历史记载,汉字起源于易经,与易经原理、相通相应,奥妙无穷。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的《序》中关于汉字的生成有这样一段陈述:
“古者庖牺氏知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由此《序》可知,汉字的起源归结于三个方面,一是庖牺氏观象成易;二是神农氏结绳记事;三是黄帝之史仓颉观象而造书契。
汉代的文字学家许慎也说:仓颉是“依类象形”而创造文字的。“类”,是指自然。仓颉依照自然的形象创制了文字。唐代的书论家张怀也说: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奎星”,就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且从考古发现上看,上古文字大多是用于卜筮,文字的原始功用中,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或许就是人类与对话沟通的工具。最早的甲骨、竹简上的文字记录都可证明上述推断。
由此可见,易经与中国古文字成形关系非常密切。是汉字起源、创造的重要源头之一。
汉字的方块字构造与易经上的先天契合
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从汉字的起源可知,不仅汉字在构造之初已经先天融入了易经理论思维和。而且汉字的方块字构造与易经易理存在着先天上的高度契合。汉字是方块字,每个方块可自成方圆,上下左右、四隅八角具备,先天就与易经、太极两仪、天地四方相通。
汉字的书写方法——即书法无处不体现出易经的和应用
汉字正是中国书法艺术形式的基本载体。由于汉字的书写形式与易经渊源颇深,汉字书法艺术无一不浸染了易经、和变化之说,所以,古代书法家很早就提出了汉字书法中的理论。书法论是汉字与易经关系最直接的表现,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如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在其著作书法《九势》中论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生焉;既生,形势出矣。”
清代书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要兼备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又云;“画有。如横则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惟毫齐者能兼到,否则独阳而已。”
刘熙载在《书概》的开篇就运用了《周易》的哲学思想来说明书法的本质。言道:“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这说明书法以文字为载体,文字起源于象形,所以书法具有易象相通的象征性。
所以,古人早已看出汉字的易理本质。观天地之象,察之变,不断探索和创造书法审美的范例。古人也早已发现在书法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着(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顺逆、刚柔、疏密、巧拙等。再细分之,又可将个人书写的形态、字迹、风格、笔气等再细分为和。这些都是从整体上、大观上、概念上提出的汉字书写与易经关系的宏观理论。
这说明书法作品从整体的艺术风貌上即可出的基调。由此可见汉字是与易经原理、相通相应。故其传承悠久而历时常青,妙蕴深厚而奥义无穷。此外,汉字与易经密切相关还表现在上。在汉字的书写中,古人也将汉字复杂多样的笔画归类为,总结出与笔画的对应关系。简单地说,是立木、卧土、勾金、点火、曲水。即立笔为木;点笔为火;卧笔为土;勾笔为金;曲笔为水。
再有,在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中,琴以无形无相排名第一,棋以太极两仪取象排名第二,书以三才成形排列第三,绘画是以包含而排列第四。由此也可见书法与易理、存在着的本质联系。
综上所述,正因为汉字在起源、构造和书写方面全方位地融入了易经的理论和表现形式,所以汉字才能如日月之恒新、天地之常循,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汉字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和瑰宝,将永远传承下去。
而今,随着对汉字与易经关系的不断深入研究,在承接古人书法论的基础上,严泉生、熊贤晶二位易者根据“字字一太极”、“笔笔有太极”的理论,对汉字与易经关系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深入到每一个字、每一笔画,以阳刚阴柔这一至理为书写指导原则的一种全新书论。这就是现代最有特色的书论——《汉字易经体书法》的发明与应用。相对于古人提出的宏观书法论而言,《汉字易经体书法》是更为具体的、详细微观上的书法论的研究,从中探究了汉字书写中动静的变化原理,探寻出书法中变化、表现的规律。
《汉字易经体书法》的创建是主要从字的结构、笔画以及横笔笔压这三大方面去体现阳刚阴柔和顺行的规律。通过《汉字易经体书法》的进一步研究探讨,可更为精确、生动地发掘出汉字书法中“二气”运转流动的规律。
古人云:“根本者,也。”通过汉字与易经关系的深入研究,进而运用的刚柔至理和动静变化作为书写的方法,可以更为精妙地体现出书法中互动、生生不息、和谐的自然之美,使书法艺术奥妙无穷、审美无尽。达到字字珠玑、笔笔风雅的至美境界。可谓是“一字之善,千古流传”。
(责任编辑:DF145)
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非经营性-2009-0019信息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编号:ZX0064
及投诉热线:值班热线:-2345
这篇有关于汉字与易经的密切关系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