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请收录本站网址www.h933.cn
广告位1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军事天地 >

之秋(3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14 点击:
广告位2
广告位3
广告位4

  作者(美)裴士锋 著 黄中宪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期提示

  描述这场战争时,必然得谈外国因素,因为中国这场内战的双方势均力敌,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860年代初期外国人的外交与军事干预。英、美史家已针对训练及带领中国部队投入这场战争的两位最重要的外国人——华尔与戈登——写了不少有溢美之嫌的传记。

  一场外国列强介入的中国内战

  我重新他们的经历,对他们所投入的这场战争的内部情势抱着应有的谅解,再以此角度探究他们,发觉他们大不同于那些传记所呈现的形象。历来都把华尔和戈登称作英雄,称他们是冲进中国的外国人(不只一本传记把华尔称作“神”)。

  中国受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在枪炮下通商口岸,从这样的时代背景来看,他们两人代表了中国与列强罕见的积极合作时刻。但这一观点主要是因为对更广大战争情势的,而如果说有什么契机使我起心动念想回头探索这一时期,那就是我在无意中看到并在本书结语里引述的一次采访记录。那次采访发生于一九○九年,受访者是日本知名家伊藤博文。他告诉采访的记者,英国介入中国内战其实不是中外合作的绝佳范例,反倒是英国在中国所的最大错误。

  但刚开始为本书的撰写爬梳数据时,我以为会得到外国介入其实对大局毫无影响的。毕竟,史家长久以来喜欢夸大外国人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而在当时的上海,英国人无疑太过膨胀自己对中国的重要性——即便他们对中国国内情势的了解极其有限。相对的,以中文写成的太平战争史书籍,往往把焦点放在地方军队和其他国内,而对华尔与戈登之类人物少有着墨。上海沿岸的只是中国内部更广大战争边缘不值一顾的小角色——因此,在发觉他们的角色其实必不可少时我才会那么惊讶。外国介入不仅至关紧要,而且(这也是最让我感到惊讶的一点)大体上正式的、往往半推半就的、充满情怀的介入,且从许多方面来看,其收到成效纯属偶然。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几乎完全是无心插柳,的行动与来自中国内陆的地方民兵部队的行动,却恰好彼此协同一致。比对记述这场战争的中外史料,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情况,就是两股基本上在打同一场战争,但各打各的,各都自认是左右大局的唯一力量。因此,本书的叙事循着两条交织的轴线:一条来自外部,通往外国介入;另一条来自内部,通往湘军兴起。到了这场战争的最后阶段,两条轴线会一起构成全部的战事经过。


这篇有关于之秋(3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