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在旅游大潮里 坚守数百年家族积淀(组图
5月1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风景区,2000多名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在这片明清建筑群里体味乡风古韵、春耕犁田、纺纱绣花、豆制品制作、皮影戏等民俗风情,别样的小长假生活。
张谷英村,从明朝至今历经500多年风雨,保存完好,堪称湘楚古民居的活化石,被誉为“天下第一村”,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由一个家族聚居地,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区,张谷英村用它独有的魅力,恩泽张家后人,也让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载兴而归。
4月28日,三湘都市报“守护·湖湘最美古村落”系列文化报道探访张谷英村,在青石板回响的踅音里,寻找古村落如何留存历史,并融入现代社会的答案。
湖湘村落档案
张谷英村
地理
张谷英村,位于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
传说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山区,见这里群山环绕,中间一块盆地,一绝,顿时生出了在此定居的念头。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仔细勘测后,在一脉形似卧龙的龙形山下,选定了一片宅地,盖房添瓦,繁衍生息,延续数百年,成得后来的张谷英村。
现状
张谷英村从明代洪武年开始至今,已有27代,现有615户2468人,常住人口2650人。古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合而成,现有房屋厅堂1700多间,天井200多个,巷道60多条,总面积51000平方米。
特色
古村环山而建,建筑平面采取“丰”字形的干枝式布局,主堂与横堂由数进组成,每进之间皆用屏风门及内巷道分隔成相对的小庭院,各院可分可合,互不干扰。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张谷英村为张姓血缘家族聚居地,明代以“三间两厢一天井”的合院形式为建筑的基本单元;清代出现五开间、正间中部接过廊,过廊两侧为天井的所谓双天井布局形式。其清晰的家庭脉络体现了古民居文化的丰富蕴涵,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实料和佐证,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荣誉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国家住建部公布为第一批传统古村落,201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旅游景区,2014年被评为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湖南省风景名胜区。
特产
竹笋、豆制品等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切看上去似乎平平常常。蓝天下,灰砖青瓦围起来的村子,炊烟缭绕。村前和常见的景区一样,是一片大广场,几个游客模样的人,坐在广场边的大树旁休息。
但从踏入张谷英村的第一步起,记者就发现,外表的“平常”只是。它的独特魅力,藏在这片迷宫一样的建筑里。
在景区管理处纪检组组长荣的引领下,我们由“当大门”进入,迎面看到一个不小的庭院。庭院尽头又是一扇门,迈过门槛,只见一个天井和高高的厅堂。荣告诉记者,这是会客堂屋。堂屋两边并排几间房屋,屋檐下、木窗上都镶嵌着雕花板,喜鹊、梅花,栩栩如生。厅堂后壁上是一扇小门,正疑惑门后是什么时,又一个天井和厅堂在眼前豁然打开,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荣介绍说,张谷英村分很多门庭,每个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屋、祖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厢房、耳房组成。门庭的构成,暗合着家族血脉的延续—长辈住正堂屋,兄长住东边,弟弟住西边,后代则住在分堂屋里。聚族而居、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文化,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谷英村的另一大独特之处,是连接每个门庭的巷道。这些四通八达的巷子,像纽带一样维系着家族关系,又是精心设计的防火墙。荣解释,每当一家失火,巷道两侧厚厚的墙壁就形成了双层挡火墙,揭开巷道屋顶上的瓦片,让火焰冲去,它就无法在村子里蔓延。巷道这一独特的防火功能,使得老屋历经500多年而平安无虞。
漫步在这些迷宫一样的幽暗巷道里,瓦缝里漏下来的阳光化成斑点印在地上,仿佛从历史深处开出来的花。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
探访张谷英村当天,离“五一”小长假已经不远。景区进进出出的旅游团和散客开始营造出休假玩乐的气氛。
在烟火塘,记者碰见了正给两位游客作的张家后人张元辉。他细高个、皮肤黑黄,戴一顶遮阳帽,用不算标准的普通话,站在祠堂下给游客介绍祖先张谷英的历史。张元辉是张谷英第21代孙,几年前还在一家商场当营业员,如今已是一名熟练的导游,每年接待游客600多次。
因旅游改变生活,张元辉和族人们要感谢一位名叫张安蒙的人。1989年,张安蒙在拍摄村镇建设时,偶然间发现了“躲”在群山中的张谷英村。从此,这片桃花源逐渐为外人所知。张谷英镇党委、景区管理处主任刘映球告诉记者,目前张谷英村从事餐饮、接待、导游等旅游业从业人员近500人,村民60%的收入、村委会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旅游业。
但快速涌起的商业潮流,并没有冲淡张氏族人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民风家规。在当大门门口两侧的墙壁上,刻着一副楹联“耕读继世 孝友传家”。荣向记者介绍,张家历代践行着这一传统,《张氏族谱》记载了16条家训,第一条就是孝父母。去年,张谷英第28代孙、13岁少年标还被评为2014年度湖南省“最美孝心少年”。
在上新屋做腊制品和养生酒生意的张文勇,是张谷英第27代孙。7年前,他辞去外地的工作,回来经营生意,赡养父母。如今父亲离世,张文勇白天来老屋经营生意、照顾母亲,晚上回古村外的新房居住。每年正月初一,全家会在大哥主持下召开家庭会议,回顾过去一年的收成,讨论新年大事。
古村落,是整个社会的事
像张文勇一样,张谷英的后人们在时光的流逝里一代代传承着家族传统。但祖先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却在漫长岁月中经历下沉、位移、开裂直到崩塌的。
如何更好地留存古村落?荣介绍,为了让古村落尽量保持原貌,核心景区里私人不能从事任何建筑活动。从2009年开始,一共编制了五期修缮方案,修复损害比较严重的建筑。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期维修工程,覆盖西头岸、议事厅、畔溪廊和绣楼等片区,预计年底可完工。采访当天,在堆满了门窗椽檩等材料的西头岸厅堂里,工人们正坐在屋顶搭好的骨架上紧张施工。荣指着堆在墙边的一摞旧砖说:“这些是从周边收来的旧砖,旧砖讲究纹理,可以保持古屋原来的风貌。”
同样需要“修缮”的还有渐行渐远的传统习俗。张谷英第22代孙、72岁的张崭新,是村里不多的几个会唱岳阳花鼓戏的人。他十几岁学戏,后来和族人成立了一个小戏班,农闲唱戏走江湖。如今小戏班已解散,张崭新兴致来了时会唱上两句,只是“没有人学,很难找到人继承了”。为此,每到传统节日或旅游旺季,管理区都组织老人在大屋、厅堂或天井旁展示皮影戏、纺纱织布、打铁等表演,让族人们记住传统和乡愁。
张文勇也有担忧的地方。“现在我们搞旅游,带来了实惠,也带来了坏处,大量的游客涌入村里来,素质不高的人,会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另外,张谷英村明令不卖冲天炮,冲天炮容易引起火灾。村里人遵守规则,但外人来了不一定会。”张文勇觉得,除了雇用清洁工,古村落的也是整个社会的事。
文/记者 卢小伟
图/记者 田超
这篇有关于张谷英村:在旅游大潮里 坚守数百年家族积淀(组图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